Loading... 先说结论吧:尊重环境,才能让环境尊重你。 我觉得这和是不是在街机厅拍没有关系,在哪拍照,就得遵守哪里的规矩。 说完我的观点,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忆一下我接触街机游戏和街机厅的一些旧事。 严格的来说,我小时候接触的更多的是电脑房,那个时候武汉广场的4楼儿童游乐场旁边有一小块地方,开了两排电脑桌,可以通过办卡兑换玩电脑的时间,我记得当时是半个小时一个印章。卡上盖满了章子就没法玩了。  这个电脑上有啥游戏,我记得比较清楚的,一个是早期磁盘就能搭载的吃花,另外一个是蜡笔小新的一个跳跃类游戏,难度对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还是有点大的。 再就是,应该是魔兽还是星际当中的一个游戏,在桌子上还贴好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弊码。 除去4楼,街机的话,我这个老武汉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是武汉广场7楼的红茂象,它是和美食广场放在一块的一个大型街机厅。另外一个是民众乐园4楼的街机厅,那个很宽敞。 而最近这几年我熟一点的大概是国际广场三楼还是四楼的一个主流街机厅看着阁下和他同学打太鼓达人。除此以外就没有了。 我记得上次逛天津某商场里面的街机厅的时候,也有差不多的感受,那就是主流街机厅的老游戏阵容非常稳定,而新游戏也就那几个。近几年国产的套壳抄袭音游数量多了不少,好像很多街机厅配置的那些抄袭作品也很多。 我的印象,当下的主流街机厅,一般配置是5-6台音游+2*4=8台赛车+5-6台格斗+2-3台的遮罩式的射击游戏,再加2-3台横板清关,+一些博彩券的机器+大量抓娃娃机。【我这个总结没算低龄向的】 另外因为国内对街机游戏主流态度是街机=小孩子玩的游戏(其实其他游戏也没啥区别),大部分街机都趋向于儿童化,低龄化,这一部分的街机绝大多数都是国产。之前查的一款摩托车游戏,挖了一下背景才知道又是一个引进形式的假国产。 所以国内的街机厅其实发展的比较萎缩,这和国内游戏市场的变化不无关系。其实日本那边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整体上来讲因为一些街机有很强的ip体系和独占内容,所以还是对玩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而对于我,街机游戏文化我其实体验的并不深刻,远不如小时候在电脑房玩的flash和简单的小游戏来的兴奋,而且因为我们家很早就有配置电脑(虽然配置一直不咋地),我在小学和初中就有接触很多的网游,另外也有玩一些家里买的透明GBA和深圳的堂哥淘汰给我的一个老款绿光GB。所以对我而言,街机游戏的印象一直是比较微弱的。 我印象中街机厅有三个事件印象比较深刻。 其一是转灯,有一个游戏就是很简单的拍灯游戏,灯停到指定的位置时,就会对应出此格的票,而整个灯的格子非常多,里面中奖的格子则不多,因此中奖很难。 我记得有一次,我拍灯中了特等奖,奖池初始化,出票出了一两千张,印了好半天,还叫工作人员来续了一下对应的彩票。 其二是冰壶球和保龄球,这两个大家应该都有打过,就不说了。 其三是一个靠棒子进行操作的对战式游戏,一个红人一个蓝人,2P对战的时候会发生棒子的碰撞。另外奖杯是金字塔,顶部一个小人。(名字我这两天查一下,我记得以前查过一次,后来发现两个都是男生就放弃了(喂)) 这游戏的失败惩罚是输的那个会被老虎吃掉,而且里面的对战游戏都挺吓人的所以印象比较深。 刚才顺着[Category:大型筐体ゲーム][1] 下面翻了一下立刻就找到了 名字叫Panic Park。  抛开街机厅,街机游戏方面在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我曾经把MAME合集包下了一个,然后每个游戏都点进去玩了一下 我还结合着arcade ending打了几个游戏的ED。 我想了一下,作为一个没有街机厅情怀而空有一身的萌豚系怀旧思维的人,我玩街机游戏也是出于非常萌豚的目的:见识那个时代的美少女和她们背后的故事。 而这,相信也是我和绝大多数街机玩家完全区分开的地方。 我知道很多人玩格斗游戏等都会选厉害的,希望一币通关。 但是我觉得开着金手指,选一个最弱的美少女,给2P施加一个No Health魔法通关,也不失一种乐趣。 我从来没有觉得格斗游戏一定要会玩才有意思。 萌豚,一定在这种游戏里面也有他存在的价值。 要不然怎么会有被彦雄痛打的娜可露露厨呢(梗来自高分少女) 说回烈火事件, 我觉得虽然我不是个称职的XX玩家,但是我好歹还在享受游戏给我带来的乐趣(其他方面)。 而这些把机台当板凳踩还在那自称玩家的傻嗨摄影师,我觉得不光不称职,也是对广大玩家群体的不尊重,对运营街机房的老板的不尊重。 最后,好想去烈火看看有没有引入Fighting 武术(? [1]: https://ja.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5%A4%A7%E5%9E%8B%E7%AD%90%E4%BD%93%E3%82%B2%E3%83%BC%E3%83%A0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0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